20100809

These Biggies (2010 Up)


樂迷們大概對今年有種莫名的感慨,因為這是個疲憊的一年,為了可能會失望的作品冷汗、更為了可能會成為屹立樂史的經典而慌張,畢竟從一月開始,過去曾經撰寫過太多經典的大團、包括大牌的大團、小牌的大團、以及裝做沒牌的大團,幾乎都擠在這個全新十年的頭頂上,灑下全新的種子。他們無不要開大花結大果,而我們樂迷也癡癡祈禱如此。

然後這個新開始的一半也呼巄走過去了,有些令我們驚呼不思議,有些則與我們想像中的一般,想像中的好、或是想像中的壞,到底怎說,這些結果恐怕也好過想像中的平凡吧?我就在心中最崇拜的加拿大大團Arcade Fire推出全新大碟後的今日,先行整理幾張大團新作的解讀,有些可能之前提過了,有些也遺憾的沒有被我收在這個範疇裡,所以如果各位也有心中的大團、內心的想像,別忘了可以分享一下,一起享受大團的驕傲(或恥辱)吧!

Joanna Newsom

Have One On Me (不經想大聲說:which one?)

前兩張專輯都入選為許多知名樂評網的2000-2009前五十大。而你們都知道的,現在是網路吹捧的時代,像Vampire Weekends,快告訴我除了網路以外還有什麼原因會竄紅?(離題囉!)

而這張舊和她新專輯封面的紅唇一樣性感。

複製她前兩張專輯風格後、融合點輕鬆自怡與玩味性質的動人。重點是,她的嗓音已經進化到不慍不火的火侯了。

推薦給熱愛民謠、愛到想要推翻傳統民謠的瘋癲們。可是要注意,聽完第一張長達四十多分的動人旋律後,後面還有兩張,一模一樣長度、內容物卻毫不相關、令人感受到股超值感的重量級作品,切勿忘記收聽。

Well.... 如果我是異性戀,一定想上她。


總之應該不是革命份子。(眼斜)

來自斯里蘭卡、在英國長大的M.I.A.(全名請自行Google)

/\/\ /\ Y /\

就是Maya,她的名字。

她登上時代雜誌的封面,然後很愛罵髒話,最近又亂吐口水。(顯示為這個答案您滿意嗎?)

好吵、好煩、聽了很想殺生、然後邊說好爽。怎麼說? 就是完全不負責任的電子噪音疊上環繞式鬼吼,簡直是草根十足的舞曲,然後一點也不流行,我相信痛恨複製品的M.I.A.本人對這點是相當驕傲。

Fxxk ya!
仔細看,是斑馬的紋路。

因為第一首歌就叫Zedra。

好聽到會不自覺聽到最後。

與其說是Dream-pop的復出,不如說是甜蜜版的噪音搖滾,可以將背後每個暴躁的聲線付諸華麗的旋律,讓整個作品像是浸在蘇打綠(這裡指飲料)、或是奶油啤酒這種不可能存在、卻因為存留在腦中的理解而轉化成的糖霜滋味,令人不可思議的沉溺。

Beach House的第三張專輯,Teen Dreams。

喔不,聽來野性,但卻是不折不扣的女聲。

老實說,這張之後,他們應該真的就大牌多了。多謝音叉的愛戴。

我愛Norway這首歌,參加星光大道一定選。
不管是大的、還是上面那個小的,都是靈魂女歌手Erykah Badu。

然後這張名字很長,承襲自上張專輯的概念,命名為New Amerykah Part Two,更別忘記還有個副標題Return of the Ankh。

老實說,喜歡靈魂老調的人,會喜歡它的。

剛開始那幾個禮拜,每天都急著要聽上一手芭杜的叫吼,但這張背後隱藏的流行性,整個讓耐聽度銳減,只好讓轉戰她的師妹Janelle Monae。

喔錯了,光是九分多鐘的抒情詩篇Out My Mind Just In time就打遍天下無敵手了。我實在對她神態自若的即興吟唱甘拜下風。芭杜女士真的是節奏的女兒阿!

光是封面那張細節堆砌的細緻自畫,就夠我浪費一整個下午,好好享受在她塑造的清透氛圍中。




Liars。

Sisterworld。

怪異、陰森、像是沒有貝菈的暮光之城,或是沒有至尊戒的魔戒三部曲。

這是張沒有主題,只有力量的專輯。

通常我不會單單為了某首歌而聽,要聽就要一整片聽完,而且要在可以放大音量的場地,像是我房間,或是家人都不在的客廳,我會一絲不掛的伴隨他們。

雖然嚴格來說,他們也不算特別大牌吧?

這一切可能都是感覺良好的想像罷。





到底要說是LCD Soundsystem,還是James Murphy的個人秀呢?

不過廠牌是屬於他的,他說了算。

就像這張This Is Happening是最後一張專輯,宣傳期後團員便解散說掰掰,這也是他說了算。

DFA這廠牌以後還是走電音搖滾的路子,他說了算。

這張當然也是有夠電音、與龐克搖滾的混種,除了少了一點動人的旋律,以及更多該說是過癮、亦或多餘的墊子節拍。

所以想當然爾,只有在想要開趴時,這張才宜拿出來見人。

不然大部分,都是在反映自我的孤獨罷了。

而那孤獨,可就不是James說了算。




幻想一下你最鍾愛的樂團,哪天去幫某個東西搞配樂。

我想大部分的人應該很少想到音樂劇,畢竟除了Abba,誰還敢拿出這個老梗?

但來自瑞典的電音姊弟花,The Knife真的做到了。這是齣向達爾文的物種原始致敬的音樂劇,Tomorrow, In A Year,劇情演什麼我們不清楚,也不必了解,只想聽聽這張原聲帶到底好聽否。

不過前面三分之二的地方,讓我知道這齣劇根本沒有什麼劇情和高潮吧?

直到Tumult連結到了Colouring Of Pigeons,我們熟悉的The Knife才帶著更精緻的曲子與磅礡的編曲回到耳邊奏唱。

可能場子也終於熱了,到後來連著幾首都是相當直得珍惜的好歌。

說是倒吃甘蔗,也不為過吧,Fever Ray?




這個六七八月,真的很難脫離這群加拿大人的束縛。

首先,六月,Broken Social Scene推出了睽違五年的Forgiveness Rock Record,想當然是小白兔神速代理進來。

結果當我聽沒幾次,幾乎因為毫無爆點、又有些陳腐的編制搖搖欲墜時,七月竟然來台開唱了。怎麼說呢.... 我知道Kevin Drew是愛我的,所以我也必須回應他的愛,到場拜個碼頭不可。

後來結束了一陣喧嘩,正打算好好放下這張專輯,回頭聽聽We Forgot It In People時,台灣竟然要上映他們主演的浪漫愛情片+演唱會現場實錄,The Movie Is Broken,想當然,為了三大女主唱在大螢幕上的摧淚合體技,即使清楚這片將充斥著新專輯的血肉,我又能不買單嗎?

好吧,Forced To Love、Meet Me In The Basement、還有Water In Hell這三首還是說得上好聽啦!
The Books,說紅也很久了,但真的大牌嗎?

即使如此,我還是要衝著他們的面子,聽聽這張The Way Out。

邊聽邊讓我聯想起,前幾天在麥當勞喝到,相當稀釋的玉米濃湯。

我知道質疑麥當勞的品質是件無聊事,可是,當玉米、玉米粉、還有勾芡等等相當平凡卻很難會出錯的因子混入加溫後,所產生的結果也是相當入味的。

可是這張,卻是稀釋過的麥當勞玉米濃湯。好喝嗎? 不能強求阿! 但裡面明明有精巧的電音拼湊以及優質的民俗旋律,卻像是少了什麼力道一樣,欠缺個可以大聲叫讚的能量。

即使我一向不是The Books的迷兒,這張也是太清爽過頭了吧?

不過,我依然推薦這首Thirty Incoming。
應該絕大多數的人,都和當時的我一樣,帶著耳機,隨著Wake Up的開頭大聲吼叫吧?

或是將Power Out的音量開到最大,將塵世與我們徹底阻隔。

更別忘記Rebellion(Lies)一曲,呼叫著已逝愛人的傳世頌歌。

總而言之,本來能夠做出一整張專輯皆主打的Arcade Fire,在搬離了那個傷心Neighborhood、以及光怪琉璃的Church後,來到全新的The Suburbs,這不是張有主打的作品,而是將專輯作成一整首主打的"概念"專輯。

所以說,聽完整張的心境是很爽快的,大抵上不亞於前張,可是單聽某幾首歌,卻覺得力道失衡,乾涸無味,很難好好哼唱個幾首,不是難到唱不出,反而單純到毫無野趣。

就連口味最健的The Suburbs(Continued)都只有短短一分半,難到,延長那僅有的韻味是這麼困難嗎?
相當多人的,喜愛The National。

這張相當The National的新專輯,High Violet,想必也是極受歡迎。

可是我聽了又聽,翻來覆去,聽到耳鳴,還是再聽,異端認真,的程度遠勝於我最近背誦GRE單字的進度。

而,遺憾的,這依然是張不好也不壞,平凡程度可以媲美張靜初容貌的、那種完全不想放諸任何注意的無趣專輯。

雖然我知道蓄了滿臉魅力鬍子的Matt Beminger有多帥氣,專輯裡又有個人的偶像Sufjan Stevens獻聲,還是無可擺脫這張豪華單調的本質,以及被我放在iPod裡生灰塵的宿命。

所以最後就和各位上個單字課吧,無趣的同義字有: boredom= dullness= ennui= weariness= tedium,希望可以幫助各位長知識。








然後在最後的最後還是不忘提醒,這一年還沒結束,該出現的大牌也將會出線,比方說,光是Kayne West、Antony & The Johnsons、Panda Bear、Fleet Foxes、Of Montreal、Interpol(現在還算?)這幾個媒體寵兒,就已經夠看了吧?更不用說傳聞中的Radiohead新專輯,光聽到團名,各大年度排行榜又該開天闢地讓位不可。

不過當然也要持續關注那些時常給我們驚奇的小牌新手,畢竟太多的經典,都出自於新人的手中不是?這或許也是樂壇中的處女情結,而我們一直都在期待。

(雖然沒有實質的評分,但看得出編排的順序偷偷表達些什麼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