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Design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Designer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10426

取樣


我有個好姊妹的男朋友說他唾棄iPhone,"如果每個人都使用iPhone,那不就沒有個人特色了? 不覺得大財團吞噬自我存在感是很恐怖的嗎?" 自從那時候起,我就是在思考這種有點類似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沒錯,聽起來差很多,可是本質都是在探究一樣的東西會給我們什麼影響,或者是,一樣的東西可以帶來多少得與失。

20110421

混沌的文藝青年


關於文青,陳祺勳 (或是個人意見,但與其說這是化名還不如說大家認識的是個人意見這個網站的他) 在他的書上說過: "文藝青年其實更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一種存在於這世上的姿態"。雖然這段嘲諷大過陳述,轉念一想,或許也是正確,尤其站在時尚這個令文青唾棄、又想要偷偷渴求什麼的角度上。

20100212

R.I.P. McQ


McQueen死了。

記得影集曾經有一段旁白,說明人的悲傷分別有五個階段。

否定。

憤怒。

計較。

絕望。

最後到接受這一個關卡。

不管他的損失,對英國的、歐洲的、全球的、時裝界的、全世界的有多少影響,前年到曼哈頓雀兒喜區,有幸一逛屬於他的華麗小店,我親眼看見他當季高級定製水準的展示,如同幻想般的墜落在面前,我想起他為好友碧玉執導的音樂錄影帶Alarm Call,還有Lady Gaga的Bad Romance,全身碧綠如同來自異界女神的漩渦。如今我只有,也就只有滿滿的憤怒,恨他為什麼要在母親的死後,或是其他沒有人可以料想的理由,結束自己的生命?

為什麼這麼脆弱,而我們的寄望就在這份脆弱之上呢?

我真的存心希望,至少他在執導的時候,好好聽碧玉當年在唱些什麼。
"You can't say no to hope!
You can't say no to happiness"

However, no matter what you said, rest in peace you the sexy ass.


20090405

買衣服的期限


如果要換成正常的人類時間,那我大概已經有長達八個月沒有買衣服了;更有甚者,上次買衣服,也只是在Boston的Macy's買了一件衣服配白褲,如果我要達到我妹妹或是其他廣大姐妹同胞的等級,恐怕要白了頭,才能堆成一座小山吧?

印象中,第一次"自己"買衣服,不過是大一的事情而已,會買衣服、逛街、看GQ、買Surface,進而把 http://www.style.com/ 加到自己的連結裡,的確是台北給我的巨大影響之一--我在台北讀了兩年書,不知道是他改變了我,還是把我潛藏的那些給引出來--。我當然愛買衣服,當然喜歡名牌,喜歡那些名字很長的設計師,喜歡Olivier Theyskens(上面那個裸男是也)從Madonna到Nina Ricci(好像又走了),喜歡Martin Margiela在West Village的酷勁boutique。大體來說,我和太多人一樣,喜歡美麗的東西,而跟好我是比較沒辦法跟現實妥協的人,寧可少買,也不要買一大堆自己不喜歡的東西。

不過並不是說,我真的就是個brand maniac,我常想,如果我有可以購買一整個Dolce & Gabbana的budget,第一件事絕對不會把他們店裡的東西通通都買走,而是資遣那些專門設計一些狗屁無聊玩意兒的人事物(或是跑到別的櫃子吧? BV? 他們最近很令人憂心的)。

我的確喜歡名牌,但不是都喜歡,喜歡名牌的最大因素是,全世界大部分有質感又好看的,通常囊括在名牌之下。但最近有一種感覺,我很少逛style、很少買雜誌,很少去注意當季的新款,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最近都好無聊唷那些設計師,盡出一堆奇怪的東西,不是Mcqueen或是Galliano那種曾經令人愛不釋手奇怪,而是你會懷疑他們是不是江郎才盡了所以只好隨便抓一個重點好了事的奇怪,像剛剛提到的Olivier,其實我不是很喜歡他在Nina Ricci的設計,基本的美有到位,但沒有以前的作品有趣;川久保玲呢? 膩了膩了; Jean-Paul呢? 膩了膩了;然後看看那些新的設計師,比方說最近因為某個大人物而受到廣大歡迎的Alexander Wang,雖然我不知道那位大人物知不知道人家是台灣移民(who cares anyway?),設計出來的東西也是前人的道路,他們之所以會紅,只是因為一個新的名字、新的tag,如此而已。

所以我一直懷疑,什麼時候會買下一件衣服? 暑假嗎? 等換季嗎? 我不知道,可能要等Tom Ford的店來台,才會有看衣服的胃口吧。


Alexander Wang,第一夫人的最愛,但夫人會care人家是哪裡出身的嗎?而且這秋冬新款很無趣耶老實說。
Olivier在Nina Ricci的新一季,乍看之下是很棒,但以他過去的水準? 好像少了一半。

這才是Olivier應該要有的水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