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1

混沌的文藝青年


關於文青,陳祺勳 (或是個人意見,但與其說這是化名還不如說大家認識的是個人意見這個網站的他) 在他的書上說過: "文藝青年其實更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一種存在於這世上的姿態"。雖然這段嘲諷大過陳述,轉念一想,或許也是正確,尤其站在時尚這個令文青唾棄、又想要偷偷渴求什麼的角度上。

文藝青年不會是徵友會報名表上職業那一格,令人心服口服填上的正確答案 (律師後面通常還要註明自己年薪幾百萬);文藝青年也不像蕩婦或是種馬那種,隨便信手拈來攻擊和褒獎的名詞。如果真的要用什麼形容,那文青指的就是一種不斷質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和旁人說的文青一樣、不斷檢視個人、以便定義自我的族群,他們信仰平靜,卻又追求渾沌,在他們真正滿足求知慾前,永遠不會承認自己是文青。

這陣子,我不斷在思考文青的本質 (而這行為很容易會為自己貼上文青的標籤)。我看到有些噗友,某些來自音樂界,絕大部分都是聽獨立的,探索所謂流行音樂、以及獨立音樂的存在價值與定義;或是另外一群朋友,為了某些暢銷書的名聲感到困窘 (明明書不是他們寫的也不是要賣給他們);還有一些人為了唾棄利菁和羅璧玲的紅鞋戰爭,不眠不休寫了萬字長篇質疑自由市場的媒體世界。這些人都有個明顯的共通點,他們很容易被旁人定義成所謂的文藝青年,但沒有一個人苟同這點。雖然我還找不到根本的解答,不過至少可以從這點看來,文青的工作就是去質疑他們看到的一切,聽到的一切,感受的一切。

但首先,為什麼類似羅丹知名作品,沉思者,的形象,會被稱之文青? 還記得多年前,第一次聽到這個名詞,當下就產生 "這種人看的書一定很多" 的想像。為什麼文青會給我這種感覺呢? 假設說看書是一種知識上的表態,那文藝青年給人的感覺,蓋括來說,就是懂很多。但郭台銘賺這麼多錢,懂得不少,怎麼不說他是文青?  Roger Federer 在網球上的知識和貢獻也能寫得比哈利波特還多本了,怎麼也不說他是文青? 從我粗略的假設看來,大家想像中的文青,所擅長的大概都是和思想、人文、任何一種主義有關的知識,也就是如果 Nadal 邊說自己怎麼樣打得更好、花時間質疑如何計畫訓練過程,很少會有人認為他是文青。滑稽的是,即使文藝--或是說文化與藝術--的範圍廣到不可思議,偏偏只會有某些人會被算進裡頭,魔戒原著迷 = 文青;一早起來讀權力意志一次 = 文青;朗誦 Blow-up 的劇本 = 文青。如果讀的是周業週刊、四葉妹妹、或是 FHM,你就不算文青的一員。

可是讀到這裡一定會開始質疑 (這不代表你就是文青),身邊雖然有文青,但他們不見得讀很多書、背誦大小主義,至少文青自己不會承認這點,推託說自己根本只是冰山一角。有些文青根本沒讀什麼書,知識方面相當薄弱,但卻散發出文藝青年的假像。在我看來,"質疑" 是他們最聰明的偽裝。但這不是說隨便質疑東、困惑西的,就會被稱作文青。質疑是有訣竅的,你必須要先選對質疑的主題,通常是那種自己不太懂、但別人絕對不會比你懂的議題,然後在質疑的過程中,不斷引用那些自己不太懂、但別人絕對不會比你懂的專有動名形容詞,這樣就能夠建構出某種自己懂很多的假像,最重要的,在質疑的過程中,作出似懂非懂、但自信滿滿的表情,彷彿所有一切都有未定的答案,每件事情都沒有表面上的單純,也沒有檯面下的複雜,然後一定都要扯上所謂的矛盾。還記得我第二段說的,他們信仰平靜,卻又追求渾沌嗎? 通常自慰過後的表情就是類似這種。

手勢在這個過程中也是重要的裝飾品項。插腰是綽綽逼人的文青、右手摸下巴 (最好還要有鬍渣) 左手撐右手是思考慎密的文青、雙手插口袋是不食人間煙火的文青、雙手拇指插口袋是悶騷的文青、雙手擺腰後是一小時五千起跳的文青、一手擺腰後一手摸下巴則是一小時一萬的文青。總而言之,雙手的姿勢和位置背後都是複雜的象徵和曲折的表態,像 Stanley Tucci 的銀幕形象就是很點題的示範 (當然不是蘇菲的世界)。

以下就細分描述幾個文青的近年特色:

  關於文青喜愛的電影:


奇愛博士 [Dr. Strangelove] 光是片名,冠上博士兩個字,就已經夠大小文青崇拜了。更不用說導演還是鼎鼎大名的Stanley Kubrick,就算沒看過這部片,也一定要拿他才子的風範添增自我文青的風采。

近來趨勢:


近年來,沒有一個文青不喜歡王牌冤家 [The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 (試想文青過去十年的最愛電影,這部大概都排前五名),雖然 Jim Carrey 一點也不文藝,Kate Winslet的地位也不若文青女神 Zooey Deschanel,可是光是片名引用十八世紀的英國詩人 Alexander Pope 作品 Eloisa to Abelard 的詩句,就夠文青熱烈討論 (但看完全詩的究竟有多少?)。更不用說 Jim Carrey 裡面飾演的角色燃起文青心中沉溺孤單中還能尋找真愛的美妙幻想。


  關於文青喜愛的時尚品牌:


Manson Martin Margiela 大概是文青們在唾棄時尚隨波逐流的盲目之餘,少數可以點頭認可的品牌之一。不光是拋棄標籤這個動作輕易聯想起反對標籤化這類抽象概念,以跳躍數字和毫無邏輯的字母排列所編出的系列,彷彿呼應文青那種沒事找事做的風範。更不用說百分之八十的簡約設計中,總會流露百分之二十的不羈玩味。即使根本沒有人注意這點,或是說,你的臉和身材就代表了一切。

候補:


個人意見 (原本想打本名但我忘記叫什麼了) 也提過,川久保玲 (Comme des Garcons真的可以說是她的化名) 的設計是那種穿上就會覺得自己變聰明的衣裝。但在文青界中,川久小姐的作品永遠都只能遠觀而不能褻玩焉,原因無他,誇張與符號意象的過度囂張,實著會在文青講出什麼話之前,先用視覺回答觀者的疑問,搶了鋒頭。


  關於文青聽的音樂:


來自西雅圖的 Fleet Foxes,無疑是文青想要從旋律中裝作不與人爭的絕佳樂團。被 folk 旋律馴服住的 punk 力道,轉換成一身柔情,沾染了自 Sufjan Stevens 以來大鳴大放的 baroque 式棒棒糖魅力,又帶有彷彿從山林竄出的 acapella,用人聲交疊成一波波草根的波浪,整體製造出一個音樂裡的綺麗山村,時而喧鬧,時而憂鬱,泛黃的青春頓時也沾有其他色彩。沒錯,瞧我寫得這麼難懂,就知道文青會多喜歡他們。




過時:


至於 Radiohead,就你們知道的,和村上春樹一樣,提了文青會說老梗,但文青心中都知道,他們再也在心中揮之不去了。



有點過時:


從布魯克林竄起的樂團 Grizzly Bear (只有照前面四個是,而這照片特別學習 Beatles 的精神也是值得文青學習),他們和Fleet Foxes不約而同的都是Radiohead的樂迷,難怪也是文青的仰慕對象。唯一不同的是,他們今年沒出新專輯。




  關於文青看的書:


我沒看過阿特拉斯聳聳肩 [Atlas Shrugged]。但光看書名,就給我多少文藝的想像。更不用說看文青們咒罵電影版被改編得不倫不類這點,就知道這本書受到多少文青的愛護。

我的選擇:


在我寥寥無幾的閱讀經驗中,啥都瞭了 [Everything Is Illuminated] 是少數幾本可以讓我看了不知道在寫什麼,但卻想要一直讀到結束,睡前還想拿來多朗誦幾次的小說。不管是牽扯到歷史與種族的題材,還是愛情與救贖的橋段,裡頭那些剪不斷理還亂的敘事手法 (記得有一篇都是故事裡頭某本書的內容,作者寫的是書裡頭的書!),甚至是開放式的結局,一般人看了可能大罵: 解釋得怎麼這麼不清不楚,然後放把火燒掉,但文青就是有本事擁抱這種思辨的自由奔放。(但我依然不是文青)

  關於文青一生中最重要的人:

如果是男性文青,通常就會是妹妹之類的,反正絕對不會是另一半 (即使他們拼了死命追尋,或是說,反正也找不到,是吧?)。女性文青的話,意外的,通常都是另一半,而且另一半是女的。至於為什麼,我真的說不上來,肯定是偏見。

最討厭的人:

男性文青的話,絕對是父親。女性文青討厭的則是男性的另一半。

反正,有心想要列條例的話,相信我,一整夜是寫不完的。(本來想寫文青玩的遊戲,但後來想想,通常文青都很少講到自己玩的遊戲,因為隨便說一個Mario太過通俗,但要是說 The Elder Scrolls 就會讓人聯想起另外一個有點悲傷的專業術語: 宅男,可惜不是本文重點) 如果文藝青年真的帶有混沌的本質,所衍生出的細節自然就像萬花筒那般拿以掌握,事實上控制得了的,也不會是文青,他們寧可假裝自己從來沒有被控制,寧可假裝自己是絕對的自由。最近我還觀察到了一個有趣現象,那就是,通常指責人家不是文青的不是別人,就是文青自己。我想這大概和他們的質疑本性有關,也有可能以為文青以外的人,都不太會拆穿人家文藝青年的假面具吧。這或許也是開拓文青市場的方法,他們再怎麼否認,還是從這個標籤中得到了許多內心的虛榮好處。虛榮不是不好,他們卻不曾認同。

想想這一年來,文青一詞的解釋,也就是持有知識的範圍,變得不再只是以文學上的辯證為主,也就是說如果你常逛誠品音樂館、或是小白兔,拿了幾張大眾唱片排行榜上根本看不到的專輯名稱--封面通常都不會有人像,就算有,也不是該創作人自己的--走在街上,或是說沒事和朋友聊個幾個人家壓根沒聽過的古老文字,或是什麼什麼和什麼什麼樂風,口頭禪是: 我他媽的不知道聽周杰倫專輯的人在想什麼,也會被解釋作文青。電影的hardcore愛好者也是如此。我想,文藝青年的範圍不斷擴張應該也是無法避免的趨勢吧。(等到 Rebecca Blake 也被視作文青,我會真好奇這世界究竟受到什麼震撼了)

最後講到我從以前就有的大疑問,那就是,為什麼只叫文藝青年。稍微查了威基的資料,解釋青年是: 人類生長的一個時期,介於少年與中年之間。如果把文藝青年用在一個八旬老翁身上,想必是毫不搭嘎吧? (即使老人家可以和你暢聊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差異) 我覺得文藝青年這個名詞從一開始的命名背後就存在著某種年齡上的短視,相當值得花時間深思,以沉思者的姿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