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426

取樣


我有個好姊妹的男朋友說他唾棄iPhone,"如果每個人都使用iPhone,那不就沒有個人特色了? 不覺得大財團吞噬自我存在感是很恐怖的嗎?" 自從那時候起,我就是在思考這種有點類似智慧財產權的問題。沒錯,聽起來差很多,可是本質都是在探究一樣的東西會給我們什麼影響,或者是,一樣的東西可以帶來多少得與失。

20110424

20110421

第七十五到第八十部


我很久沒有進電影院了。老實說,我一直在思考寫這些有的沒的幹什麼,我想大概只是愛現,愛現那些平凡又無聊的觀點,來證明自己其實藉打字來發洩平常無聊的情緒。

不過Winter's Bone的確是很值得寫下什麼的電影。冰冷的攝影,平樸的敘事,但卻存在著一點也不尋常的人群,Debra Granik並沒有做太多的修飾,選擇讓情節自己說話,每一絲緊張與每一次揭露,都很直接的反映出人性的真實面。有點類似前年的Frozen River。

最優秀的地方,就是劇本和導演一起創造出那個完全不存在的人,不存在的屍體,這消失的人,卻能牽動眾人到如此波瀾的情緒轉折。相反的,Jennifer Lawrence無疑是電影裡最有存在感的角色,每一個堅毅的眼神和反抗命運的步伐,是近來少數幾個成功詮釋逆境求生的年輕女演員。此外,John Hawks亦正亦邪的矛盾角色絕對也是值得一看。



Ghibli 早就在幾年前,就開始努力脫離 "非宮崎駿不可" 的創作窘境,即使大部分都是失敗的,或是說,令人難過的。但這份出發點的確有它的價值,尤其宮崎爺爺近年的靈感逐漸被榨乾,擠出來的即使有水準之上,卻也難再驚艷。於是他們作了一些改變,和日本遊戲公司合作企劃,企圖從陌生的領域發展,然後更重要的是,培育新一代的創作能手,領導著Ghbili震懾我們這些鬱鬱寡歡的觀眾。

如果是以總體水準來說,借物少女艾莉提Arriety真的做到了其它宮崎以外的弟子們難以觸及的地步,有趣的世界觀,毫不扭捏的直敘,以及清新而不失風味的氛圍,訴說著一份屬於全新創作者的驕傲。可是,這部片的想像能力極度匱乏,除了建立在原著上的設定以外,沒有那些Ghibli最擅長的奇幻想像,甚至於,這部片雖然美名借物,但從來沒有任何的解釋,讓借物合理化 (從文字來看,借好歹也是要還的吧? 不要和我說小人們還以友情與髮夾,如果沒發生這些事情他們根本也不會回報吧。),最後流於偷竊的困窘。


周杰倫表現的相當優秀,我得先說在前頭。不過假使他的搭擋是Christian Bale,The Green Hornet的劇本水準有Prestige的五成,相較之下台灣之光雖然也差,但大概也難說亮眼。總而言之,他邁向好萊塢的第一部運氣很好(雖然他目前說只會有這一部),對手戲的人是話講不停的宅男形象代言人Seth Rogan,他人還是寫劇本的,雖然我從來不懷疑他的才氣,但把這部片拍成蒙面英雄版本的Pineapple Express也不是我們的期待。

顯然的,就連有Michel Gondry這個妙手,也是無力可回天,就算他老兄真的能用酷炫的視覺讓我暫時遺忘乏味的發展,他也不可能像拍The White Stripes的音樂錄影帶,炫技到不可思議的程度,來麻醉整個毫無新奇的劇本(至於為什麼,我想和出錢的大公司有關)。

最後讓人有印象的,竟然是這個




我們究竟想要從動畫喜劇中得到什麼呢? 不是什麼艱澀道理、莎劇裡的愛恨情仇、人生省思,無非只是想從有那麼點合理的誇飾童話中,找到幾個可以笑兩個小時、好好放鬆又能輕鬆滿足的趣梗,只要節奏明快、誇張卻有個底線的話,就是一部優質的動畫喜劇。

Tangled就是這樣一部好電影。結束。

----

不覺得男主角是這陣子以來,動畫界中最性感可愛的嗎? 我簡直是邊看邊幻想網路上的同人作者們要怎麼把他扒個精光。雖然說這種動漫的想像激起情慾這一面是有點難以想像,以前當兵時,有一個大我幾梯的人,喜歡看A漫DIY(誰沒作過呢?),但重點是,他好像真的 "只看A漫" DIY,後來和我很好的輔導長就很好奇的問我,看畫出來的人物真的會有感覺嗎? 我那時候就很想要回答說,綑綁的動作很麻煩,還不如用畫的又快又切入重點.....

根本來說,127 Hours用血淋淋的畫面質問觀眾,如果換做是你,真的會(用一點也不利的小小刀)割斷自己的手臂嗎? (不要怪我洩露劇情,官方的影片介紹寫的比我還要細)

或是根本來說,127 Hours用一點也不利的小小刀暗是我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凡事都要作好準備,以便解決任何狀況? (所以我們隨時要作好切斷自己手臂的準備)

還是根本來說,127 Hours用突來的一顆落石告訴我們,所有事情都是冥冥中注定,每件悲劇都有它存在的意義? (假使沒發生這件事情,他的生活說不定會荒蕪到想自盡?)

等等,根本來說,127 Hours只是要提醒我們,出門前要和隨便一個人說要到哪裡去,如此簡單吧?

Danny Boyle,這結論五分鐘就夠,不要再折磨James Franco了,好不好?


我愛Ryan Gosling,如果你問我是誰的粉絲。他可能是我這個世代裡,演技和接戲水準皆相輔相成的稀有的男演員。當然不要說他那迷人的八字眼和呆滯可愛又性感的笑容,臀部也是世界級的。

可是遺憾的,Blue Valentine是屬於Michelle Williams的電影,精確說來,是她和編導Derek Cianfrance的電影。Derek將事發前的青澀和事發後的苦悶兩條極端的時間軸交錯的相當有趣,電影結束後,兩人年輕時的美麗影像交疊在綺麗的火花之上,而最後Ryan離去前,街上也放了幾道煙火,這些連結雖然稱不上流暢新奇,卻成功的將某些遺失的失落感攀附在我的脊髓上。Ryan雖然做了一些頭皮上的犧牲,但角色卻有太多過去角色的墮落影子,即使他複製的很努力。反而是Michelle唱著總統歌詞、跳著粗糙的舞步,是去年最美麗最動人的、沉溺在愛情的少女影像,就算遙不可及,也趨於真實。

尤其是最後,所有動機浮出水面,那無法避免的改變,就是憂鬱本身。

混沌的文藝青年


關於文青,陳祺勳 (或是個人意見,但與其說這是化名還不如說大家認識的是個人意見這個網站的他) 在他的書上說過: "文藝青年其實更是一種心理狀態,一種表達自我的方式,一種存在於這世上的姿態"。雖然這段嘲諷大過陳述,轉念一想,或許也是正確,尤其站在時尚這個令文青唾棄、又想要偷偷渴求什麼的角度上。

20110415

Biophilia

Björk 的 Hyperballad,無疑是自90年代中,一手把我從電玩音樂與日本流行樂拉出來,直搗歐美獨立音樂界的重要歌曲。接觸過後的這幾年,聽的團變多了,愛的歌也不缺,什麼樂風多少都嘗了一些,也開始明白建築在赤裸的喜好之上,那種單純追求音樂的慾望有多美好。不過不管我聽了多少經典,90、80、70乃到現代音樂萌芽的60年代,Hyperballad 依舊是存在於聽覺神經中、再也無法抹滅的伯樂,就像許多人認為自己青澀年代認同的經典,永遠在那裏,動也不動。

雖然對我來說,從認識到喜愛,可能不到七、八年吧,但對 Björk 來說,從 Sugarcube 時期算來她也已經橫跨了四個 decade,出過七張專輯,作了許多實驗,滿足不少人,也傷了不少期待。不管怎麼說,她在我心中的那層關係還是沒有改變。這個四十五歲的冰島精靈於今年也即將推出睽違四年的新專輯,Biophilia (雖然官方的定義是"計劃"、而非專輯),結合多媒體的形式,與 iPad 的付費程式 Solar System 作連動,以音樂、自然、科技為主題,並且於六月底開始在英國巡迴表演。今年一月已經先釋出一首樂器演奏為主的曲目 (影像由老戰友 Michel Gondry 執導),聽來有些類似 Selmasongs 的 Overture,以古典樂器為大宗,宏偉而沉重。真要說的話,我不認為 Björk 能在創作上掀起什麼樣的高潮,不過依舊希望她能保留過去一貫的實驗心,遊走在極端和通俗中,再一次給我們驚喜而歡愉的體驗。

20110412

After Listening 010

從今年第一天開始,就真的很少認真寫些什麼了,我這次補上幾張這段沉默時期收的專輯迷你心得,就算是對靜默的某種補償吧。(正確來說是有點不知道要做什麼了只好打點字這樣)

每次買這種古早貨,如果是因為當代無法消受所以乏人問津也就算了,要是買到像 Brian Eno 這樣早年響叮噹的專輯,我都不知道該寫些什麼。因為我從來沒有要掩飾自己靠文字半強迫讀者購買/ 抵制自己的喜好/ 厭惡的念頭,但這種除了經典兩個字以外便沒有什麼話好講的專輯,我再怎麼東說西扯,還是阻止不了來自過往的美好洪流吧?

話說回來,這意思不是說這張專輯不適合我,或是我討厭它, Another Green World 給我很棒又相當舒服的消磨時光,這張大概是 ambient 界的小野麗莎,演奏到後來,每首歌都讓我聯想起某些電影的橋段,這些片段大致上是沒有什麼劇情,可能就是五分鐘的落日、或是三分鐘的微風拂草原。(4 - 4)

冰島人都有種不約而同的默契,就像英倫咖、或是布魯克林咖,說是巧合還是心照不宣,反正就是要讓聽眾認得他們來自哪裡,流著什麼血液,說服我們認同他們深層的濫觴。

顯然,múm 這張專輯,Yesterday Was Dramatic - Today Is Ok 就是沒有人聲軌的 Vespertine,或是樂器層次被簡化個四五倍的Ágætis byrjun。這樣講當然是有點不公平,就出版日期來說,這三張也是同期的產物,他們不約而同的訴說來自冰島的冷暖矛盾,而 múm 用更簡約的節拍,疊出一塊塊詼諧的冷調,像在大聲低吟那樣,隨著呼出來的熱氣一同在寬闊的景致中共鳴。我很難寫得特別具體,因為這是一張很難捉得到的微涼鼓動。(3.5 - 3.6)

當我寫到第三張,躁鬱女大師 PJ Harvey 以反戰為主旨傳唱的新作,Let England Shake 時,我發現自己最近聽了很多歐陸的作品,但我從來不覺得自己聽得有這麼廣泛,或是說, 單就哈維小姐這一次,她就給我某種普世的概念,即使這是一張甜蜜蜜的英國戰爭歷史諷刺頌,顯然的,全世界都通用。

隨著年齡的某種釋懷,哈維小姐比以前更愛擁抱生為女性的恬美歌喉,也不特別去複製、或是營造出過去那種大逆不道的曲風。楚楚可人的優柔蕩漾、小巧依人的民謠舞曲,徹底道盡女人四十也可以很青春怡人的不老宣言,可是我們絕對不能忽視了,那些美好的弦律以及讓人無法抵抗的嗲喃,背後則藏著一把刀,一股對戰爭憎恨至極的反動指責。(3.8 - 4.2)


好的封面可以詮釋整張專輯。Toro y Moi 才隔了一年就發行的 Underneath the Pine 不是那種看了會很愉快的封面,但聽完整張後,你很難不想像那種吃了鮮甜水果的美妙滋味--即使留了一嘴參差不齊的亂鬍,又對自己的嘴唇極度自戀。

Animal Collective 的確在混亂的實驗價值中傳承 The Beach Boys 的基因,但 Toro 這張聽起來只像這群動物,而沒有背後那些心曠神怡的海灘男孩。Underneath 整張可以比照對事業有點麻痺、開始懈怠的 Avey Tare,遺忘了海灘男孩優美的旋律,只想要輕鬆把玩著某些青澀的字句、以及不假思索的音符堆砌,到頭來就是一整張可以平安度過炎熱午後,但往日可能不會深深懷念的靡靡之音。(3 - 3.5)

當我們身陷在某種難以逃脫的癮頭--比方說酒、毒品、性愛、或是隨便一個平凡卻又致命的東西,這時候突然給自己一個什麼都不想做、也不想碰的週末,試想,你會想做什麼呢?

The Weeknd 自行於網路免費提供的 House Of Balloons 便是聽來如此鬱悶、但怎麼又都脫離不了想要好好過生活的念頭的動人專輯。所有曲目就像一點也不願意、也毫無動力突破、只能關進一個人的小小世界,用"自甘墮落"的悔恨情緒,跟隨腳踏實地的藍調節拍,低沉講解著在我們看來有那麼些無可避免的庸人自擾。尤其到了最後一曲,Abel Tesfaye 大吼著 I know everything,是阿,我們其實都知道,只是想要裝作不清楚罷。(3.8 - 4)

本來還以為 In Rainbows 是最怡然自得的專輯,於 Radiohead 這些看似領導著英搖,但事實是激發過去十年流行風潮的老大哥們的手中。可是呢,看來當年他們手放得根本不夠鬆,所以四年後,明顯看透了什麼東西,一點也不認份的隨手捏出半個小時多一點的 The King Of Limbs,主打 Lotus Flower 裡的 Thom York 更是跳起演唱會耳熟能詳的搖擺舞姿,在歌迷(或是hater)面前展現懶人的全新境界,鬆趴趴的終極王道,然後請大家和他們一起放、輕、鬆。

所以如果 1. 喜歡OK電腦前的英搖電台頭、2. 引頸期待小孩A的突變奇蹟再次發生、或3. 以為像Muse.... 等等三類的聽眾,雖然我沒什麼說服力,但還是謙卑的渴求你們放過這片,留給其他過去的、或是現在的其他的什麼一條生路吧。(4)

20110411

這三部


昨天在HBO看完守護者 [Watchmen],結束後立馬回翻原著。

20110408

Gamers Heart Japan


日前全球遊戲娛樂工作者聯合發起了一項募款活動,Gamers Heart Japan,替幾周前發生重大天災因而損失慘重的日本當地募款。於此他們錄了段長達一個小時,包括二十來位著名遊戲製作者、以及各大遊戲評論媒體編輯的訪談,分享日本文化究竟如何在他們的童年中萌芽,大和的遊戲產業又怎樣影響他們製作遊戲的方向。


20110405

可有可無


我認為大衛貝克漢這個人代表著種抽象之物,對我而言,他可有勝於可無,但還是會被歸類在可有可無之物裡頭。

20110401

第六十九到第七十四部


首先,如果要用五分鐘的篇幅來拍The Kids Are All Right的短篇版,雖然可以真的拿The Kids Are Alright一曲,不過最好是用Joni Mitchell的What I Want作陪,也就是Annette Bening在劇中小哼的一曲,歌詞本身的意境簡直就是這部片的化身,都在討論那種彼此傷害了彼此的矛盾相愛。

不過能給我這種想法也是這部片的不可思議之處。因為我真的從心渴望這部片的篇幅可以再少去一些,許多不明所以的旁枝如果剪得一乾二淨,那整部片的節奏肯定明快更多。在我看來,可能是想要表現出真實不造作的模樣,女同性戀與異性戀父親的衝突反而來得清淡如水,不是毫無火花,就是火花來得太過理所當然,如果沒有Bening出神入化的演出,以及Julianna Moore如魚得水的演技,那還有什麼特別的可看之處嗎? 像根本連提名都說不上的Mark Ruffalo,還是認出原來女兒是曾經演過Alice in Wonderland的Mia Wasikowska? 這部片優在演員本身的塑造,導演本身或許提供了一個方向,但顯然是有點寬到毫無邊際去了。



不過說到演員本身的塑造,有什麼比Black Swan更適合套用的電影呢? 更諷刺的是,這裡演員不是複數形,只有Natalie Portman。

關於走火入魔,然後踏進雙重人格的濫觴,已經是被說到近似於胡言亂語的老梗了。老梗不是不好,但要怎麼表現出特別的獨到,或許真的需要兩把刷子,所以Darren用了他最引以為傲的後視鏡頭不斷證明了這是他老子的作品,然後點綴以許多特效幻象,貼心的解釋說Nina要發瘋了,或是說,早就瘋了。可是現實與幻象真的有這麼難解釋到,需要好心提醒嗎? 我們難道看不出在黑天鵝妝下的Nina,正將幻想裡的黑暗一點點釋放出來? 我看到那特效下的黑色羽毛一根根成長茁壯,把Nina裝飾成可笑的玩偶,像加了太多胡椒的玉米濃湯,到底我們是在喝胡椒還是在喝湯,這點恐怕只有連名字都沒放上海報,但實著是本片最真實的黑天鵝化身,Winona Ryder才能告訴我們。

還有,我還是看不出來這部片有所謂的驚悚成分。挺溫馨的最後,不是嗎?



看完本片,真的很想搖搖Sofia Coppola本人,大聲問,妳到底跑到哪裡去了?

不管是根本只是掛名但毫無存在可言的Phoenix的配樂,還是空洞到無邊無際的男主角,由同樣是在娛樂界載浮載沉的Stephen Dorff飾演,全片就是座落在毫無任何血與肉的基調,看完後很想要為了什麼東西感動,但怎麼想也想不到,最後會為了這種空虛感而替自己遺失的一個半小時感到憂心。我一直以為這張海報是在明說這塵世中還有個地方供我們休憩偷閒,既是逃避也是抵抗,美得不可思議。現在看起來就像是他們在拍片現場忙裡偷閒,然後逼得導演來催他們趕戲這樣。

最後我還是很想問,當年Lost In Translation時,明明成果一點也不迷失阿,結果這次拍了個Somewhere,卻真的神遊到哪裡去了,為什麼不乾脆拍成Jersey Shore?





寫到這裡覺得有點累了。

The Fighter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的確,拳擊動作戲表現的很好,張力和緊張感都有到位;的確,本片的節奏相當明快,豪不囉嗦,感情戲就和動作戲一樣拳拳到肉,在你對公式化的劇情感到厭煩之前,迅速跳脫到下一個公式。同樣擁有相當優秀的一群演員們,同樣重於演員本身的塑造,只要The Kids Are All Right的結構能夠加強,那肯定就和這部一樣,把演員給抽掉了,還是可以在吃飯之餘開心瞄過。

不過本片洋洋灑灑一堆好演員,的確是互相烹飪出了道好料。Christian Bale與Melissa Leo這次貢獻出了簡直超越配角應有等級的光芒,摩擦出一場場感人肺腑的母子好戲,Amy Adams大戰七仙女更是全片經典之戰。有點遺憾的是Mark Wahlberg,限制在個性扁平的濫好人角色,難以有什麼驚人的表現。



在及格等級的敘事水準和節奏掌握上,曾經經手過許多歷史作品,包含HBO的迷你影集巨作John Adams的Tom Hooper,就提供了更優質而細膩的品質,讓兩個不平凡的人物,在師長與地位兩種以上對下的衝突中,激發出一場精彩可期的莫逆之交,造就這場The King's Speech。

硬是要說的話,Tom Hooper和上述幾片導演一樣,其實也沒有什麼特別的花樣。但他懂得如何在故事最關鍵的橋段,把焦點放在最重要的角色身上,沉穩、而不帶有任何妝點的剪接,在最合宜的時候,讓故事還諸於角色本身,讓演員自己來說,這種時機的選擇是很細膩,雖然很難不說是種事先計畫過的匠氣世故,至少這依然是則好故事。本片演員亦是恰如其分,不搶戲,也不隨意,這種控制洽當的分寸更是反映出Collin Firth與Geoffrey Rush的功力蘊底,能夠在導演心細的掌控下發光發熱。不消說,這部的確是相當優質的標準好萊塢通俗鉅作。




相較之下,柯恩兄弟在True Grit上付諸的嘗試就有趣多了。

先講講演員吧。柯恩兄弟一向對演員沒什麼特別的指點,反正就讓演員自己發光發熱吧,Jeff與Matt於是敬業帶出角色的靈魂,Josh Brolin的戲份倒不夠格可以把名字放大在海報上,全場最驚艷的應該要是女孩兒Hailee Steinfeld,她可以說是掌握了我們最神往的那抹青澀年華,並且詮釋出令我們欽佩不已的睿智勇氣。(當然也可以說是種可愛的愚勇)

通俗的劇本、老梗的情節,關於女孩為父尋仇的故事,西部背景,對我們來說都不會太過陌生。但顯然這些都不是柯恩兄弟的重點,他們這次將雙手臂抬得又高又遠,企圖一口氣擁抱最宏偉鉅大的東西,時光。沒有冗長的解釋和說詞,只用最簡單又直接的冒險患難,來明說一則關於勇氣的歷史事蹟,最後,長大的長大,老死的死去,幸運活著的人回頭一看,過去那些活躍的時光"Lively times"竟然如此令人神往,而這也凸顯了我們無法緊捉過去的無能為力,狡猾的終究是時光,我們只能於其苟且。

James Blake Himself


所有建築在優秀上的附加效果都有神化作用。比方說寫出一首好旋律已經是很不得了,隨時都會被某某雜誌排在top 50,如果你還會玩一點電子樂,那或許一下子就會晉級到top 10,假設你玩的剛好是有點被玩到盡頭的dubstep,碰! 我們便會說這樣的人才少之又少,棄之可惜,更妙的是如果創作者以二十幾歲的年輕姿態抬頭,一臉英挺而美型的模樣,說他其實玩的不只是dubstep,一切都是輔佐他的歌聲--是的,他還有個好嗓子--那這些附加作用到頭來都只是在神化他最優秀的本質,也就是旋律。是的,他的確寫了首首好曲子,在前幾張單曲的磨練下,James Blake終於摸清楚要怎麼陪襯出他所寫出的旋律,所以這張同名專輯也是張摸索中求得的自我認同。

想當然爾,他的嗓音是詮釋旋律的不二人選,和前幾次單曲不同,他的嗓音為作品添增了許多獨特的鑑別度。低沉、沙啞、好像磁沙沉入水中,互相排斥或吸引,並且試著用早熟的世故捉住青澀的尾巴,他開始用這動人而獨佔的樂器,將他寫的旋律一一唱出,而他的弦律通常都是簡單的,長度不超過幾個拍子,以為只是小菜一碟,卻在宛若電子節拍般的重複下,層層重疊成一張巨幅的畫像,就拿The Wilhelm Scream一曲來說,這是幅自我墜落與噪音之間的渲染,有點像是John Warwicker的作品,手段單純,但心思繁複,到最後你無法認定這是意識清楚的人在自擾,還是繁瑣複雜的人想釐清自己。當然你也可以找到像Bon Iver那種溫暖而悠揚的旋律,Lindisfarne便是如此聰穎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靜匿的,旋律稍為複雜,於是幾乎不加進任何的樂器,只是默默的清唱,二則是像春風一樣飄逸而鼓動的,一邊只是不斷重複著"Beacon don't fly too high",一邊用吉他和電子節拍,拍打著整首意境的變化。

或許James是如此看重旋律本身,所以他翻唱了Feist的Limit To Your Love,以自己的獨到詮釋這首撼動人心的曲子,James製造出鋼琴的古典與dubstep機械節拍的斷層,然後任由自己的嗓音帶領歌詞與旋律幽游在某種矛盾的意象中。他最後仍然以動人的曲子閉幕,Measurements一首唱著感情那些難以計算的變化,同樣的弦律承載四段歌詞,當背景樂逐漸沉默失聲時,依然不斷複製再重唱。

雖然想用Antony Hegarty一頭栽進Burial的電子合成器來描述James Blake,不過這顯然是有點武斷過了頭。其實我覺得James是某種程度的民歌手,唱著美麗的旋律,跳動的文字,直率表達著某種說來憂鬱但不說反而壓抑的狀態,某種程度的James也像是吟遊詩人,在恣意妄為的節拍波動中,唱著那些沒有主詞以及動詞的字句,像是拼圖一樣,是任性,也是詩意。這張專輯聽起來的是如此東拼西湊,像把所有顏料倒進來,卻沒有仔細調和,紅的紅,藍的還是藍,在古典和摩登之間仍然有著一道堅固的牆佇立著,你可以說這是一種青澀的粗糙表態,但在這James Blake摸索的過程中,很難看到所謂做作的匠氣,或是自以為是的胡言亂語,所有和不起來的顏料依然保有自我鮮明的樣貌,而James想呈現的就是張適合他自己的表達方式,表達他的旋律,他自己。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