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7

Anxiety for Nothing, Something and Everything


記得幾年前和朋友討論到專輯封面的存在價值。那時候好像聊到音樂的數位化發展,越來越少人買CD,越來越少人去唱片行,也越來越少人記得光碟黑膠甚至卡帶這回事 (這真是越來越疲憊的話題了),所以有可能,不必特別去設計所謂的封面,反正也沒人看得到,音樂下載了通常就直接聽。這聽起來其實還挺荒唐,至少現在來說,專輯封面還算是個理所當然的東西,不過我朋友說,如果沒有專輯封面,我們是不是就不會被封面所左右,整張專輯的價值將只單純集中在音樂上? 如果沒有專輯封面,我們選專輯是不是就少了一個基準,而這基準事實上也是一種包袱,間接影響我們聆聽的動機?

這種假設當然有多人討論過,也有很多製作人考慮過。像是那些只有斗大電影標題的海報,像是某些簡單到只有書名的小說,當然,還有披頭四的白色專輯。這些決定不外乎都是想要保留整個作品的神祕和新鮮感,不願意製造任何期待和想像,破壞觀眾觀賞時的心情。不過沒有封面,和 "什麼都不透露" 的封面是兩碼子事,就連 "什麼也不說" 也成為了一種表態工具,像是白色專輯,到後來衍生出 "單純"、"希望"、"未知"、"老子我們的歌就是很好聽,所以不需要封面" 的意義。不論如何沉默,總是會有人解讀你的 "無語",John Cage就用全世界最有名的沉默嘲笑人類這種無法抑制的解讀慾。如果還不太清楚,那就試想,我們一生是不是有太多的決定,取決於所謂的 "第一眼"?

腦力激盪到底是進步的原動力,還是作繭自縛的障礙? 這題目實在太大了,肚子沒裝太多文獻的我沒辦法繼續掰下去。不過當我看到Autre Ne Veut這張新專輯Anxiety的封面時,上述還待發芽的想法又在我腦中徘迴一次。封面中,兩個看似在什麼拍賣會的男人展示什麼也沒有的畫,但這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的畫,因為畫框裡的內容不是空白的,而是和背景一般黑的 "什麼也沒有"。框住什麼也沒有的東西,到底有什麼意義? 或者是,這本來就是沒有意義的一種行為? 可是,如果沒有意義,為什麼要沒事找事作、若有其事的展示起來?

以專輯本身來說,來自布魯克林的Arthur Ashin,他作出一張一點也不原創的原創音樂。仔細去聽,Anxiety可以說是流行老梗大集合。他自己也說了,從凱蒂貝瑞到惠妮休斯頓,他從一堆耳熟能詳的流行歌手學到好幾招,然後一口氣的放進這張專輯裡。但他作的並不是顛覆、嘲諷流行樂一直以來的重複性和空虛感,也不是想要從這些不斷複製自己的泡泡糖音樂中榨壓出些微美麗的價值,相反的,Ashin相當誠懇質樸的擁抱這些從前人諸如Thriller以來不斷受音樂人崇敬、到後來演變成商業手段的中心價值,膚淺的東西就是膚淺,無聊的東西無聊到底,Ashin沒有要扭轉,甚至推託的意思,反而用這些沒什麼好說、也沒什麼可以期待的已知中,拼湊出他內心真切的想法,像是已逝的親人讓人想要付出一切的情人甚至歇斯底里鬼叫著為什麼兩人之間不能再重來。這種誠摯不是一五一十冷靜的坦白,也不是從頭到尾毫無來由的暴動,而是從心而出的情感釋放,這種誠心連帶影響到這張專輯的編曲,所有流行元素的操作,讓這張充滿了某些無法預期的不穩定,卻又能被人了解、讓人接受,因為他唱著我們都曾經經歷的,那些人生瑣碎事物。

這張專輯值得咀嚼的,不是他放了多少流行文獻在裡頭,也不是挖掘出多少深刻的情感,而是一一點出那些一直都在,但我們無心或是有心想要忽視的真心話。就像專輯封面裡,框住的那一片黑暗,那一片存在於背景,還有聽眾我們一直拒絕看待的 "未知" ,Ashin不假思索的框起那些思緒,不解釋,也不囉嗦,只是唱著 "Not gonna be no way you're gonna be my baby",毫無止境的重複好像怕沒人聽到,唱著我們一直無法坦白,怕被取笑,怕被拒絕,因而自欺欺人、自我焦慮的真心話。

這可以衍生到我們看待這宇宙的眼光,像是一張專輯、一部電影、一本小說、甚至是一個人,某些人一生大多浪費時間在 "什麼才是最好" 的想像,比較那些無所謂的比較,或是竭盡心斯只想當那個 "最酷的人" , "流行的尖端","如果不能作最好的人,那她又怎麼可能會看得上我?" 我想,焦慮本來就是一種想太多的反饋,不是說焦慮不好,事實上,焦慮--同時也是這張專輯名--不正是提醒我們要矯正方向、正視所望的警示嗎? Ashin的化名Autre Ne Veut的意思正是 "我什麼都不想要" ,而我們都很清楚他想繼續說的是 "只想要妳"。

1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網誌管理員已經移除這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