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128

影評/痛苦/進擊的鼓手 

「公式化的精益求精。」

B-

可能是前幾年看過幾部影集,像是<歡樂合唱團>、<一鳴驚人>、以及最近亞馬遜出品的 Mozart In The Jungle(以下暫譯叢林裡的莫札特),在身上提煉出針對這類登峰造極的藝術題材的抗體,我對這類企圖想要營造出台灣上班族那種工作超時又理所當然的環境感到不得其解。追求藝術當然是痛苦的,精益求精大概比武媚娘登上王位還要困難加倍,可是如果想要說服我追求藝術只有痛苦,那我可是敬謝不敏。

很有趣的是,這種不見棺材不掉淚的類型也在近年公式化了。我們可以輕易的想到讓娜塔莉波曼登后的<黑天鵝>、同樣的導演上一部也是類似的作品<力挽狂瀾>,前幾年還有一個黑白默劇<大藝術家>,離我們最近的則是幾個禮拜前上映的<鳥人>,這些名字甚至出現在幾則鳥人的影評裡面,可見這個類型定上了型、扶上了漆,基本上講得都是大同小異的東西,總是從一個心有缺陷的主角開始,不是家裡有問題,就是天生自尊心甚高,為了追求至高無上的藝術成就,犧牲來犧牲去的,最後說不定還會燒掉自己,然後從自毀中找到自由。

很遺憾的,這類的文本只有黑天鵝導演的偶像,今敏的<藍色憂鬱>,以及查理考夫曼的<蘭花賊>和<紐約浮世繪>等等才說得上與眾不同,因為他們不單單只是畫上一個把自己逼到快死的顏色在藝術家身上,他們都從追求藝術的過程中窺視到荒唐與幽默,犧牲也可以有痛苦以外的感受。我這不是說,看著主角們在大螢幕裡自虐到半生不死會是電影的致命弱點。痛苦也是可以很精彩的,可是從傷痕中領悟到犧牲的必要已經淪為平板無聊的描寫工具,大藝術家就領悟到這點,讓痛苦也能化身成幽默的段子,可是又精巧到讓觀眾笑笑之餘不會小看犧牲的重量,因此成為上上段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電影。

去年在日舞影展大受好評的<進擊的鼓手>也是這類公式的新血之一。我看完後,一時想不到要怎麼形容,還好TMT的影評用一句話就完美的概括整部電影,說:「導演也不過只是重現運動類型電影使用的美學伎倆而已。」


我慶幸進擊鼓手裡的主角(由臉臭知名的麥爾斯泰勒飾演)沒有變成<金甲部隊>前面那個把教官一口氣轟死的天真新兵。JK 西蒙斯在進擊鼓手飾演的樂團教練基本上就是這種把團員當作全世界最低等生物,整張嘴就是用一點點的甜頭和九成九的污辱操控--好聽一點是激勵--他的兵將。我很慶幸他的樂團成員沒有一槍斃了他,也很慶幸主角在片尾用最棒的方式證明世界上還有比犧牲得來的成功更重要的事,用一種「老子我要死也要把你抓來一起死」地自信反將他的教練一軍,最後雙方終於發展出全片最美麗的火花,一種超越痛與恨的羈絆。

可是除了最後的十分鐘,這部片只是個把背景從棒球場移到音樂教室的激勵類電影。主角在全片一半以上維持毫無變化的平淡,就連他與女友的尷尬分手看起來都很理所當然;有時這部片讓我想到 Pitchfork 贊助拍攝的音樂錄影帶,乍看好像蠻有趣的,運鏡什麼的都精巧點綴到音樂的每個節拍,但實質上就是膨風,有些五分鐘的感受真的只要五分鐘就夠了,不太需要浪費半個小時去鋪陳。而且,我不是說一定需要強調故事的背景,可是這部片除了表演的片段、台詞裡提到的爵士名人、和主角貼在牆上的偶像肖像,爵士樂只是個可有可無的設定。爵士樂真的是這些角色生命中的一部分嗎?我怎麼樣看起來都像是這些人證明尊嚴與存在感的工具,說來還真有點憂傷。

說來,露臉不到十分鐘的女主角可能是我最能體會的角色。記得她用藐視的眼神聽著男主角自以為是的認為如果要精益求精,這段感情一定會走向陌路,她淡淡說了一句:「所以我是你成功的絆腳石囉?」很諷刺的是,擔任編劇的導演也成為這麼一個角色,成功的狹隘定義,狹隘地定義犧牲。並不是每個藝術家都需要像<叢林裡的莫札特>劇中那位從犧牲抓挖出歡笑與惡趣味的指揮,可是至少人家從失去中挖到更多東西,進擊的鼓手挖得滿身血汗只得來一個我們都知道的道理。而這道理還不見得正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