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801

4 - Beyoncé


當下的衝動過一段時間就被怠惰沖逝,這完全可以套用在Beyoncé六月底推出的新專輯,4身上。當時我已經聽了一段時間,感謝網路的無遠弗屆,我老早認定這會是張優質的流行大碟,不但在選曲上表現出優於一般流行女伶的眼光,剛柔並濟的遊走在好聽與耐聽的鋼索上,Beyoncé又唱得好,就一個不算是創作人,而是一枚由唱片公司和歌迷哄抬的標籤,她的歌聲依然值得聆聽,加上選歌好,無所挑剔。

後來買了,又聽了幾回,打算幾天後速速寫下自己的感覺。當時想說: 我認為每個偶像都是一個band,一個團體,取決於想要主打什麼。對很多人來說,東京事變依然等同於椎名林檎一個人,但既然她捨棄個人名義,選擇以樂團做主,想必有創作和個人與團隊的取決。至今還是有聽說許多人將"歌手的創作力"做為是否聆聽專輯的最大依據,但聽過Beyoncé的專輯,我知道,就算她的創作能力有限,背後一群像是饒舌創作歌手The-Dream、Kanye West甚至電音能手Diplo的努力依舊可觀,更別說B小姐選擇這些歌曲的自信與口味,一群人造就這張早就不單單屬於她一個人的專輯,即使主打Beyoncé,專輯取自她本人最愛的數字,這根本是張她的最愛,而她的最愛就是這一整個團體,剪輯出屬於這個新年代的復古音樂,帶領我們往後看,卻向前行。

上述一整段大概是我一個月前想到的內容,後來真的懶惰了,不了了之。不過今天我打開同時能容納六片CD的音響,裡面竟然還放著4的第二片,三首不收錄在專輯裡的新歌,這才了解4是一張好專輯,有著像1+1這樣非比尋常、從Dream Pop學得幾招的開場情歌,結束後以為要豁然開朗,爾後兩首竟然繼續沉溺在慢板,到後來就算夾雜幾首可惜的中庸作品,最後還是在Run The World (Girls)的混亂中求得滿足。可是第二片不一樣,短短三首歌,簡直像毒,讓我一放再放,無法停止。如果真的有什麼東西可以讓我們鑑往知來,第二首Schoolin' Life絕對首當其衝,在飽滿的80年代合成音節拍中,唱出我們這個年代的故事,然後在Dance For You這首異常蔓延的情詩裡,像LCD Soundsystem的"All My Friends"那樣永不止息的吟唱,唱出男歡女愛的歡愉和犧牲。這片Disc2簡直是屬於Beyonce的The Fame Monster,EP的光芒大過於專輯太多太多。

是說,這張專輯的歌詞大多還是沉溺在一夫一妻的單純理論,聽來並不會學到什麼;是說,這張專輯可能也沒有任何時代的意義,這終究是張流行專輯,錄來賣錢的,而不是刁鑽在無人能耐的複雜情感;是說,我會一邊聆聽,一邊思考著流行樂和獨立樂到底是怎麼生出來的孿生兄弟? 是我太狹隘了,還是自以為是? 但我真的很想刪掉Love On Top或是Best Thing I Never Had這些普通到難耐的瑕疵,並且希望每首曲子有更雋永的人生觀,而不流於你情我愛的八股形式。B姐這次出擊,重新讓我好好思考這些問題,不過這終究是張好專輯,不然就不會花上午後閒暇,想得更多更遠。Beyoncé甚至在Schoolin' Life唱著"活著好好的還需要什麼學位咧?",簡直是一巴掌痛打我們這些喜愛貼標籤的無聊人士。我們還是乖乖聽音樂吧。

3.5 

4 則留言:

毛喬治 提到...

Love On Top 很好聽啊~~(扭)

Dear Unk 提到...

既然喬治這麼說那我現在趕緊重播幾遍來著。

Wang! 提到...

妳討厭的那兩首也恰巧是我很喜歡的,
不過我覺得你的blog相當不錯,

Dear Unk 提到...

謝謝!

其實後來想想,這兩首的現場版應該會更吸引我一點,畢竟B姐現場的編曲總是比原版有趣太多了。

歡迎常來。(雖然最近這裡不常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