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417

Anxiety for Nothing, Something and Everything


記得幾年前和朋友討論到專輯封面的存在價值。那時候好像聊到音樂的數位化發展,越來越少人買CD,越來越少人去唱片行,也越來越少人記得光碟黑膠甚至卡帶這回事 (這真是越來越疲憊的話題了),所以有可能,不必特別去設計所謂的封面,反正也沒人看得到,音樂下載了通常就直接聽。這聽起來其實還挺荒唐,至少現在來說,專輯封面還算是個理所當然的東西,不過我朋友說,如果沒有專輯封面,我們是不是就不會被封面所左右,整張專輯的價值將只單純集中在音樂上? 如果沒有專輯封面,我們選專輯是不是就少了一個基準,而這基準事實上也是一種包袱,間接影響我們聆聽的動機?

20130415

從零到一,Shaking the Habitual


我可以理解為什麼有人不喜歡討論政治,因為就是有人不喜歡被分類。就像性別、宗教、文化、任何和 '群體" 相關的詞彙,當我們討論政治的時候,自然就會將自己分類在某種針對公眾議題的立場,然後,我們也會分類對方,對方也會分類我們,這其實就很類似在討論同志婚姻時,不是贊成就是反對的概念,一旦討論起政治,互相就會填上顏色,一種無法妥協,沒有中間地段的絕對。討厭談論政治的人,大多不喜歡落入這種非黑即白的概念。畢竟很多事情,不是一種方式,一種立場,一種角度就能解決的。

20130412

Overgrown Isn't Overgrown


其實我不是很喜歡某些評論網,諸如Pitchfork或是Paste的評分制度。對我來說,超過兩位數的,都是多餘的、毫無意義的數字。像是8.3和8.5的差別到底在哪裡? 這多出的0.2又代表什麼? 或許這些評論寫手真的喜歡某張唱片大過於另外一張唱片,所以用二位數細分這些好壞。不過這樣過度拘於小節的界定實在抹煞音樂、或是任何品味上的抽像價值。畢竟我們無法保證兩個月後自己是不是還覺得The King of LimbsThe Terror還好聽,一旦喜歡,哪來的必要比較兩張差不多喜愛的專輯,更何況到頭來比較習慣聽哪一張,會因為時空和自我成長等等因素而決定。對我來說,只要知道喜不喜歡,大概有多喜歡就夠了,這種彈性和變化也是音樂或是其他藝術媒介挑戰個人思考的有趣之處。

20130404

搖醒你這懶屁股,Shake the Habitual!


我覺得等待的時間會改變一個人的判斷力。當The Knife於今年初公開說要推出睽違七年的新專輯時,就告誡自己,千萬不能因為等了好幾年,就盲目讚美推出過近十年最棒的流行唱片之一,Silent Shout的他們。所以當我 (和眾多歌迷們) 有機會試聽整張新專輯,Shake The Habitual時,我知道我必須要重複播送好幾十回,不管當時有沒有報告要趕 (有,還兩篇),不管睡眠到底充不充足,更不管鄰居會不會敲門抗議,音量放大,至少十遍。出乎意料的是,聽不到一次,甚至一半而已,就大概清楚,自己不太可能會極力讚美這張長達九十分鐘的概念專輯。